![]() |
假如不是生在乱世,程开甲(见图,新华社发)的人生之路可能会绕开“科学”,也可能与“核”无缘。
1918年,程开甲出生在江苏吴江的一个殷实家庭。年幼时,他调皮、叛逆、不爱学习。到了读书的年龄,他除了玩还是玩,根本不读书,着实让家人着急。
思想转折,出现在中学时期。13岁那年,他成为浙江嘉兴秀州中学的一名学生。入学才几天,日本就悍然发动“九一八”事变。侵略者烧杀抢掠的行径深深刺痛了这位热血少年。那6年间,他开始阅读名人传记,被牛顿、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深深打动,渐渐萌发了长大了也当一名科学家的理想。
1937年,程开甲考上浙江大学。此时,战火已烧到了浙江,大学被迫内迁,师生们不得不开始流亡生活。颠沛流离中,他意识到,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是科技落后。
从那时起,他立志“科学救国”。1946年,这个吴江青年远渡重洋,求学英国,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波恩。
旧中国的孱弱,让身在异国他乡的他备受歧视。新中国的成立,让他看到了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。
1950年,程开甲婉拒导师挽留,毅然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,先后任教浙江大学、南京大学10年,其间撰写了我国第一部《固体物理学》;1960年,他被一纸命令抽调至北京,从此“消失”在公众视野之外。
3年后,程开甲第一次来到罗布泊。自此,他在这片“死亡之海”潜心开始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。
每次核试验任务,程开甲都会到最艰苦、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,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,爬进测试廊道、测试间,甚至最危险的爆心。
一次,程开甲来到一个施工现场,因为洞内存在高温、高放射性和坍塌等危险,工作人员极力劝阻。他却说:“我只有到实地看了,心里才会踏实。”于是,他穿上简陋的防护服,顶着昏暗的灯光进入了洞内。
1964年10月16日,东方一声巨响,罗布泊升起的蘑菇云震惊世界。
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之后,程开甲还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氢弹、两弹结合以及地面、首次空投、首次地下平洞、首次竖井试验等多种试验方式的30多次核试验,被称为中国“核司令”。
虽然在参加核武器研究的20多年时间里隐姓埋名,没发表过论文,在学术界销声匿迹。但程开甲经常说,他这辈子最大的幸福,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,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。
2018年11月17日,101岁的程开甲走完最后的人生路。2019年,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,这位“两弹一星”元勋被授予“人民科学家”国家荣誉称号。为祖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,祖国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。
(新华社电 李国利、王建新)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19年12月02日 06 版)
从1987年结婚,到如今,习近平和彭丽媛已经携手走过了
原标题:“韩红爱心公益”在藏启动捐赠医疗设备传递爱心
《民声面对面》文摘——作者:(辞赋家冷为峰)世人皆知李
《民声面对面》陕西讯(通讯员李万智高晓邦)7月15日,陕北矿业涌鑫公司召开党委中心组“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......
关于我们 | 版权声明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人员查询 | 加入我们
京ICP备19021742号 监督电话:010-64620336
网络文化增值信息服务许可编号:文信京[2009]091282号 本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
投稿邮箱:newsmdm@163.com 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
版权所有:民声面对面 法律顾问:上海嘉富诚律师事务所 徐荣
本站最佳浏览效果请将电脑显示分辨率调整为最低不低于1024*768